博物馆之声

博物馆之声|分论坛二精彩集萃

2024年06月05日

「中欧美博物馆合作倡议·第四场对话」的分论坛二,以“博物馆:教育的媒介”为主题,汇聚了七位来自博物馆、教育和音乐领域的中外专家和领袖。他们指出,博物馆不仅能够对艺术家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还能为社会提供更广泛的教育。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博物馆必须适应以保持其吸引力和相关性。

 

 

 

马尔科·毕肖奈   瑞士卢加诺文化博物馆科学委员会主席

众所周知,博物馆不仅是保存和展示文物的场所,更是一个社区共同价值观的凝聚地,激发创造力的源泉,也是科学研究的热土。最为重要的是,博物馆在教育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教育新一代,引领社区发展,促进人们的终身学习和跨文化对话。

 

 

 

宋新新   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副馆长

为什么要做以“艺术教育”为主题的博物馆?我们的理念是:收藏为了教育,建馆旨在育人。藏品是一个馆的根本,展览与研究只是方式,公共教育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并且公共教育不仅仅只是我们原有认知里面的公共教育活动,它应该是一个更加泛公共教育的方向。

 

 

 

麦非文   昆山杜克大学学术副校长,考古学和人类学教授

不论如何博物馆都要秉持物质性的基础,即便是建立了数字博物馆,被毁坏的建筑和文化遗产也永远无法恢复了,所以我们仍然要加强博物馆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博物馆与现实世界的物质联系。

 

 

 

杜鹏飞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

我们所谈的教育包含了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和公共教育三个层次。清华大学有非常好的美术学院和设计学院,这是我们的专业教育;我们有4万多在校的师生,这是我们通识教育的对象;同时我们面向全社会开放,所以我们每年会接待超过将近80万的公众,这是公共教育。

 

 

 

巴特·乌夫里   比利时非洲博物馆馆长

在当今世界,人工智能等诸多技术为我们带来了无数机遇。然而,我依然坚信,人们内心深处仍然渴望真实。对于他们来说,能够亲眼目睹真实的事物至关重要,这让他们能够欣赏到物品的美丽,感受背后的创造力以及承载的整个文化。

 

 

 

约翰·戈勃朗   戈勃朗基金会亚洲区董事兼首席执行官

艺术具有治愈和激励的力量。我们的团队策划了设计性项目,采用科学的方式验证“戈贝兰方法”,用数字形式激发每个人的创造力。在实验中,我们能够提取不同波长的大脑活动,监测使用创造力工具后大脑的改变,实验表明艺术可以显著增强大脑中与创新相关的区域。

 

 

 

朱莉娅·桑切斯·阿贝阿尔   雷娜·索菲亚音乐学院首席执行官

我们每年举办300多场音乐会,这些演出都是免费或者只收取象征性费用。这样做既出于教学考量,即舞台是年轻音乐家真正成长为艺术家的地方,也因为我们相信,音乐以及广义的艺术,对个人而言是一种丰盈的体验,对社会而言则是一种强大的凝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