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万花筒

数字人文:既是博物馆,也是剧场

2024年08月23日

01.jpg

 

 

2018年起,新媒体艺术家与策展人、天津美术学院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系主任蒋旎就投身于探索数字人文的“剧场化表达”方式,并参与创建了众多作品。她在“中欧美博物馆合作倡议·第四场对话”中提到,博物馆的未来在于数字人文剧场的建造,即利用科技媒介构建平行于真实世界的虚拟舞台,并提供多样化体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从拓展剧场数字展演两方面着手。

 

 

蒋旎完整演讲视频

 

 

拓展剧场:传统空间的新媒介化

拓展剧场其实就是为适应空间多元化需求,把传统的空间进行新媒介化。在2023“声动千年”特展中,蒋旎团队设计了一座长达13米的“知音墙”。通过交互技术,观众在触碰墙面的时候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代乐器共鸣。

 

 

02.jpg

天津博物馆“声动千年”特展中的知音墙

 

 

同年,在一场名为“岁华纪丽”二十四节气展中,蒋旎团队参与打造了“亦真亦幻雪景寒林”、“天博多宝阁”等新媒体展示单元,让文物以全新的交互方式呈现。

 

 

03.gif

《雪景寒林图》的动态演绎

 

 

2024年7月9日,“高峰对望——恽南田与齐白石真迹沉浸式AI艺术展”在常州美术馆开幕,天津美术学院“未来剧场”团队创意呈现了一场真迹与AI艺术的沉浸之旅。观众在欣赏完齐白石和恽南田的原作后,能够步入一个由摄像机引领的虚拟空间,仿佛“穿越”至画中。

 

 

04.gif

恽南田与齐白石真迹沉浸式AI艺术展

 

 

数字展演:创作内容的主题提升

数字展演注重观众体验,旨在以科技重塑文化,同时形成传承、弘扬和传播的艺术价值。从2018年开始,蒋旎便带领团队投身于“惊鸿之殿──敦煌艺术沉浸式再现与传播”的课题研究,深入莫高窟实地调查采风,创作了大量影像内容。

 

 

05.jpeg

由天津美术学院课题组复原呈现的“莫高窟275窟”裸眼视效

 

 

2022年是突破性的一年,蒋旎团队成功将该项目从学术研究推向了更广阔的剧场化舞台。该年5月,“《惊鸿之殿──遇见莫高窟最古老石窟》沉浸式互动话剧SHOW”在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内上演。该剧以王圆箓道士与新时代学子的跨时空对话为引子,讲述了莫高窟历经沧桑、重获新生的故事。

 

 

06.jpg

《惊鸿之殿──遇见莫高窟最古老石窟》沉浸式互动话剧SHOW海报

 

 

随着项目的不断成熟与影响力的扩大,2023年8月2日,“惊鸿之殿·敦煌艺术沉浸式画剧展”在闽南大戏院启幕。该画剧展充分结合闽南大戏院原有的作为演艺空间的优势,让观众获得身临其境的艺术体验。

 

 

07.jpg

惊鸿之殿·敦煌艺术沉浸式画剧展

 

 

经过建设数字人文剧场的多年实践,蒋旎总结到,博物馆在未来发展中需综合考虑历史文化、科技、顶尖学术机构及产业的关系。以强大的经济和科技的实力为基,文物保护和传承方能绽放异彩。我们的后代,才能在独特审美与视觉体验中,回望历史,共筑未来。

 

 

蒋旎  新媒体艺术家与策展人、天津美术学院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系主任

现任天津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2016年公派德国“ZKM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学习,清华大学访问学者。入选“天津市131人才工程”,国家艺术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课题负责人。致力于光影与空间的叙事创作,文化与媒介的融合与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