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万花筒

蒙达尔纪:一城红色,两国记忆

2024年08月03日

 

 

在法国中部,距巴黎仅百公里之遥的小城蒙达尔纪,矗立着一处独特的文化地标——邓小平广场,旁侧的百年纪念碑,默默诉说着过往。踏出广场,步入市区核心,一座三层老楼映入眼帘,它不仅是昔日中国留法学子勤工俭学的居所,更是今日中国旅法勤工俭学蒙达尔纪纪念馆的所在地,一个在中国亦鲜为人知,却在法国八年间迅速赢得广泛认可的历史殿堂。

 

 

中国旅法勤工俭学蒙达尔纪纪念馆

 

 

旅法勤工俭学纪念馆之所以能在西方世界生根发芽,馆长王培文中欧美博物馆合作倡议·第四场对话中分享了他们多年来的努力:以全球思维构建和谐的文化交流桥梁。由于观众主体为欧洲人士,纪念馆必须深谙文化融合之道,通过精准定位与策略创新以跨越文化鸿沟。

 

 

王培文完整演讲视频

 

 

针对法国教育体系之基——中小学教育,纪念馆巧妙地将历史素材融入日常教学,举办研学活动、汉语教学项目及校际文化交流。例如,纪念馆开展了汉语水平考试与参观相结合的活动,让参观学生能够自创自答多选题、问答题、思考题等。这些活动也为纪念馆、教师和各个学校之间的教学经验分享提供了资源。

 

其次,纪念馆将青年学生视为其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纪念馆与智库或大学合作,引进青年学生参加中法千人实习计划,汇聚来自欧洲各地的实习生和志愿者。这些学生的深度参与不仅为博物馆注入了来自本土的新鲜血液,也促进了非专业人群对纪念馆的理解和尊重。

 

 

疫情期间,法国大学生在纪念馆实习工作,与馆长王培文交谈

 

 

对于学者专家,纪念馆则聚焦于中法学者之间的专题研讨会,策划扩展性的特展。如曾受中国勤工俭学学生影响而致力于研究法国政治的著名环境学家荷内杜蒙(René Dumont)、绿色中国建设、中国百年留法勤工俭学生中的女性风采等主题的展览。这些专题展览不仅丰富了纪念馆的展览内容,也拓宽了纪念馆的社会影响。

 

此外,纪念馆还通过整合社会资源以扩大影响力。比如寻宝游戏在年轻人中比较流行,纪念馆便邀请游戏的创始人在馆中放置了一些复古的手提箱,吸引了许多对探索世界感兴趣的寻宝者,既传播了历史知识,又丰富了文物收藏。同时,纪念馆还邀请中法雕塑大师,对留法勤工俭学中的人物进行艺术重现,将这段历史镌刻进法国的艺术土壤之中。

 

 

纪念馆展示了蔡和森、向警予两位革命先辈的雕塑

 

 

保持吸引力,持续地保持吸引力王培文强调,这是纪念馆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义。作为一个在西方传承中国近代革命史的小众纪念馆,蒙达尔纪旅法勤工俭学纪念馆面对的最大挑战便是跨文化理解与多样性的维护。但它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博物馆应该如何依托本土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不仅为同行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范例,其全球思维在博物馆领域之外,也为文化交流和理解提供了深远的启迪。

 

 

王培文  中国留法勤工俭学蒙达尔纪纪念馆馆长

蒙达尔纪市法中友协会长。上世纪80年代教委公派来法,1993年起在蒙达尔纪市为保护旅法勤工俭学历史遗产和法中友协等各方协调奔波,设立了伟大的足迹纪念风景线,将邓小平广场、百年丰碑以及蒙达尔纪旅法勤工俭学纪念馆等融入法国历史遗产,并面对中法公众开放,宣传中法友谊的史迹。